欢迎来到玉林广播电视网,注册
新闻图片
国际艾滋病协会主席呼吁恢复全球应对艾滋病工作势头

  新华社加拿大蒙特利尔7月29日电(记者林威)国际艾滋病协会主席卡马鲁扎曼29日在第24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表示,国际社会必须重新参与并遵循科学,恢复全球应对艾滋病工作的势头。  为期五天的第24届世界艾滋病大会2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幕。本届大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主题为“重新参与 遵循科学”,950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非政府组织代表等现场与会,近2000名代表注册线上会议。  卡马鲁扎曼表示,国际社会在艾滋病预防、治疗和治愈研究方面取得了惊人进展,但过去两年中世界在抗击艾滋病方面正节节败退,最脆弱群体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我们要恢复全球应对艾滋病工作的势头。为了战胜艾滋病,我们必须重新参与并遵循科学。”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比亚尼马说,去年有65万人死于与艾滋病有关的疾病,每一分钟就有一条生命失去。共享科学、强大服务和社会团结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我们能够在2030年前消灭艾滋病,但我们必须齐心协力。”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最新报告,去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150万,比预期目标多100万。去年接受艾滋病治疗人数的增长速度处于过去十多年中的最低水平,只有52%感染艾滋病毒的儿童能够获得药物治疗。  世界艾滋病大会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有关艾滋病的会议,由国际艾滋病协会组织召开。1985年,首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起初大会每年举行一次,从1994年起改为每两年举行一次。2020年的第23届世界艾滋病大会由于新冠疫情改为线上举行。

2022-09-01 10:10:46
新闻图片
禁毒+农民画,有看头!

2022-07-08 09:39:20
新闻图片
艾滋病病毒生命周期研究有新见解

德国亥姆霍兹RNA感染研究所(HIRI)和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的科学家们现已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用于分析和影响艾滋病病毒(HIV)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研究结果提供了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生命周期后期阶段的见解,并为RNA二聚化和包装机制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解释。相关论文29日发表于《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杂志。  病毒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可能是药物和治疗的靶点。因此,对于理解和影响其潜在分子过程的基础研究非常重要。  HIV-1是已知会感染人类的两种HIV变体之一,它占所有感染的90%以上,其显著特征是含有两个病毒基因组副本。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两个基因组在称为二聚化的过程中结合在一起,这是HIV-1生命周期中一个关键步骤,因为二聚体RNA基因组是病毒蛋白Pr55 Gag包装成新病毒粒子的先决条件,最终导致病毒复制。  此次,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在单核苷酸分辨率下研究HIV-1生命周期的新技术,利用RNA结构测序(FARS-seq),识别出HIV-1基因组中对二聚化和病毒包装不可或缺的区域。  研究人员表示,现在已经能够证明HIV-1的基因组以两种不同的RNA构象存在,分别是单体RNA和二聚体RNA。它们中只有一种参与了基因组包装。在第二种构象中,RNA保留在宿主细胞中,被翻译成新的病毒蛋白质。这两种构象就像一个分子开关,RNA结构变化可调节HIV-1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控制着病毒的复制。  研究人员确定了调节这两种RNA构象之间平衡的序列。他们的研究阐明了病毒因子与这些区域的结合如何被用来靶向或破坏病毒组装。  这项研究的发起人、HIRI研究小组组长雷德蒙·史密斯说:“我们希望能够将这些发现用于基于RNA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或改进的基因治疗载体。”在后续研究中,研究人员将确定观察结果是否也适用于其他HIV毒株。

2022-05-11 10:32:23
新闻图片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找到可高效激活潜伏HIV小分子化合物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王建华和陈凌课题组等合作,揭示调控艾滋病病毒(HIV)潜伏的重要细胞信号通路,发现能够高效激活潜伏HIV的小分子化合物,并提示该化合物可用于HIV潜伏根治手段。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新兴微生物与感染》。  HIV作为逆转录病毒,其基因组逆转录为DNA后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建立潜伏感染。CD4+ T细胞是HIV主要潜伏细胞。这些潜伏的HIV不能被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ART)清除,这是当前实现HIV/AIDS根治的难点之一。  “激活—杀灭”模式是当前为实现根治艾滋病重点研发的策略之一,即利用潜伏激活剂(LRA)激活潜伏的HIV,“引蛇出洞”,然后联合ART或细胞免疫治疗杀灭激活的病毒或感染细胞,以达到清除潜伏病毒的目的。多种LRA如蛋白激酶C(PKC)通路激活剂及表观遗传学修饰调节剂等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由于HIV潜伏复杂调控机制,这些LRA在体内尚未显示高效的潜伏激活效果。  该研究发现小分子化合物6-BIO可高效激活CD4+ T细胞中潜伏的HIV,并利用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的恒河猴模型评价了6-BIO激活潜伏病毒的效果。研究人员提示6-BIO可作为高效的LRA联合ART或细胞免疫治疗,适用于“激活—杀灭”策略,用于HIV潜伏根治。  该研究还对6-BIO激活CD4+ T细胞中潜伏HIV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发现,6-BIO通过抑制细胞内糖原合成酶激酶—3激活细胞内Wnt/β-catenin/TCF1信号通路;该通路的激活可导致转录因子TCF1募集至HIV启动子LTR区域,并改变LTR区域组蛋白表观遗传学修饰,从而驱动HIV前病毒DNA转录和激活潜伏病毒。(记者朱汉斌)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80/22221751.2022.2026198

2022-04-26 09:58:02
新闻图片
类天然三聚体能形成HIV重要抗体

在发现艾滋病病毒(HIV)近40年后,HIV已导致3630万人死亡,至今尚未开发出有效疫苗。美国威斯塔研究所研究人员近日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一项新研究成果,首次证明一种独特的类天然三聚体能在小鼠体内形成Tier-2中和抗体(一种对抗HIV的重要抗体),为开发艾滋病疫苗带来了希望。  使用候选疫苗引发抗体通常需要在大型动物模型中进行长期且昂贵的实验,这造成了HIV疫苗开发中的重大瓶颈。威斯塔研究所疫苗和免疫治疗中心副教授丹尼尔·库尔普说:“凭借新发现,我们打开了快速、迭代疫苗学的大门,该模型可产生Tier-2中和抗体,从而能够开发出更先进的HIV疫苗。”  研究人员将类天然三聚体编码到DNA中以递送到小鼠体内,这样可以将小鼠变成“抗原工厂”,却不需要复杂的疫苗制造过程。然后,研究人员将接受DNA编码类天然三聚体的小鼠的实验结果与接受标准蛋白质免疫的小鼠进行了比较,只有那些接受DNA编码类天然三聚体的小鼠才会产生Tier-2中和抗体。  库尔普说:“我们能用这两个‘平台’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DNA平台独特地推动了这种中和反应。”  在验证了免疫方案正在产生Tier-2抗体后,库尔普及其同事从小鼠中分离出单克隆抗体,并使用冷冻电子显微镜确定了一种Tier-2中和单克隆抗体的原子结构。他们发现抗体与称为C3V5的表位(从抗原中伸出的蛋白质片段,可促进免疫反应)结合。在黄金标准HIV疫苗模型(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先前的研究表明,与C3V5结合的抗体可保护动物免受SHIV感染,SHIV是感染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HIV近亲。  库尔普表示,这种结构让他们对这种抗体如何中和病毒,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他们不但可以为新疫苗制定策略,还第一次设计了能够产生对C3V5表位的广泛中和抗体反应的疫苗。  研究人员表示:“我们所做的是使结构设计的免疫原能够在接种疫苗的动物体内直接进行体内自组装,这些免疫原是使用核酸技术设计和递送的。我们的数据证明了自体Tier-2中和的诱导作用,说明了这种方法作为一种工具的价值,可针对病原体的易受攻击部位(在本例中为HIV)创建定制的免疫力。”

2022-04-26 09:49:18